网站首页 本馆概况 新闻动态 群文专题 文化活动 培训中心 艺术团队 文艺创作 非遗保护 党建工作 视频中心
 
东胜区文化工作亮点纷呈
日期:2015-06-18 来源:东胜文化馆 作者: 木易文 访问量: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近年,东胜区文化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文化民生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作,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了我区避暑休闲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十个亮点:

亮点一: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

不断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着力点,建成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各类公益文化场馆均实行免费开放。目前图书馆、文化馆均建成国家县级一级馆,文化馆被评为“自治区十佳文化馆”。泊江海子广稷农耕博物馆、东联书画博物馆、朵日纳美术馆、亿昌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相继建成开馆,鄂尔多斯世界羊绒博物馆、万正酒文化博物馆正在筹建。共建成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善的综合文化站1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6个、村文化室12个、示范文化户9户。设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1个、基层服务点15个、图书馆分馆16处、机关图书流动点6处、爱心图书接力站1处、草原书屋26个、万村书库4个、社区图书阅读角11个。

积极协调市文化局为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民间文艺队配送了价值11万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设备。新图书馆正在开展图书馆家俱、智能化设备等招投标采购工作。

亮点二: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畅享文化福利

积极打造节庆文化品牌,推动群众文化繁荣发展。2014年“万家乐”元宵文化节期间,共举办十五项特色主题活动、五项传统文娱活动、四项特色展览活动和三项文体赛事活动,吸引了我市及周边地区群众踊跃参与,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东胜区第六届文化旅游节期间成功举办了“与阅读牵手•与幸福相约”第四届东胜图书节、鄂尔多斯首届寻宝鉴宝拍卖会、“听•东胜的声音”第二届东胜区原创音乐演唱会、民间特色文艺队文艺展演、“故乡•生活”美术书法展、“乡音绕东胜”戏曲专场文艺晚会、“万家惠杯”首届社区健身舞大赛、“幸福东胜百家乐”第十一届社区文艺汇演暨“寻找东胜达人”活动等54项特色文化活动,组织各类公益演出282场次,针对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使广大市民能在平时经常性地欣赏演出,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化。

不断增强“流动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入开展“东胜区文化使者”活动,从文化系统各单位选派优秀文艺骨干,深入乡镇(街道)、社区(村)开展文艺辅导200余次,图书借阅服务130余次,送文艺演出120多场次,实现了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社区文化开放日”系列活动,举办文艺演出、养生知识讲座、社区邻里节、家庭才艺大赛等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各类文化服务活动600余次,让市民就近便捷地参与文化活动。第一届东胜读书月系列活动期间共开展了17项阵地活动,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并利用汽车流动图书馆,深入各广场、社区、校园开展图书借阅服务130余次。共享工程服务31个社区,播放影片38场,服务群众3400余人。

亮点三:全力推动休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逐步构筑以大项目为龙头,以中小文化企业发展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区域、重点品牌、重点项目发展的良性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组织举办了鄂尔多斯·世界音乐狂欢节系列活动,共举办国际、民族、摇滚等4种音乐风格的9场文艺演出,有8支外国乐队和国内25支乐队参与演出,吸引了周边地区11万人次参与。扶持沃尔朵民族小剧场发展壮大,举办了一系列地方戏惠民演出活动。鼓励文化娱乐企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在亿利滨河湾(吉劳庆南路)打造了特色文化娱乐街区,目前已有尤爱、尚资等量贩式KTV和向阳胡同等特色演艺吧入驻。积极申报专项扶持资金,帮助23家企业申请国家、自治区、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完成了九成功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国家、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前期工作。随着我区促进消费性服务业各项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市民文化消费呈现上升趋势,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6.5%。

亮点四:着力推进艺术院团改革发展

积极推动专业艺术院团改革发展,东胜演艺集团组织各类公益演出109场次,新创音乐、舞蹈、曲艺类作品23件。结合“东胜区文化使者”活动,通过演职人员联系社区制度的有效实施,7至9月份深入各社区帮助民间文艺队编排文艺节目15个,并与民间文艺队联合演出26场次。邀请蒙古国、中国歌舞剧院、北京舞蹈学院的专业老师,举办了为期40天的春季业务培训班,切实提高了演职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创办了艺术培训中心,已招收200余名学员。累计投入500余万元,编排创作大型民族舞剧《不落的太阳》,自8月底在鄂尔多斯大剧院、鄂尔多斯恰特成功首演后,陆续在上海、嘉兴、张家港、徐州等地开展商业巡回演出近20场,行程8000多公里,受到长三角地区宣传文化部门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香港卫视以及当地新闻媒体均对《不落的太阳》给予了深度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我区的知名度,对于我区打造宜居宜业避暑休闲城市起到了极大地宣传和促进作用,也使演艺集团文艺精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营销力显著增强。1月15日、16日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成功举办了呼和浩特站巡演活动,受到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我市相关领导,自治区宣传文化部门干部以及首府观众的热烈好评和广泛赞誉。

亮点五:“十个全覆盖”村文化室年度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按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对嘎查村文化室建设任务的要求,率先完成了“十个全覆盖”村文化室年度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47万元,目前泊江海子镇泊江海子村、铜川镇神山村、罕台镇查干布拉格村文化活动室改扩建任务均已完成,建成了室外文化活动广场。内部功能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统一匹配了电脑、乐器、健身器材、投影仪、电视机等设备。

亮点六:加快艺术精品创作生产

1.创作编排了《岁月声响》、《致梦春天》、“轻歌曼舞闹元宵”主题文艺晚会、《花开的季节》、“听•东胜的声音”第二届东胜区原创音乐演唱会、廉洁之花•东胜区廉政晚会等文艺晚会。

2.收集创作歌词15个、歌曲30首,东胜区原创音乐基地出版发行了音乐集《天籁草原•魅力东胜》,共收录15首原创音乐作品,有2首音乐作品被收录到《中国好歌曲》。通过开展社区文艺汇演、广场健身舞大赛、区直部门干部职工才艺秀等活动,收集创作舞蹈3个、戏剧2个、曲艺作品7个、小品2个。通过举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主题摄影联展等活动,收集创作美术作品20幅、书法作品12幅、摄影作品32幅。

3.东胜区微电影创作基地拍摄《智慧之城》、《爸爸的亲人》、《豪猪式爱情》等5部微电影作品,共荣获国家级奖项13项、自治区级奖项1项、市级奖项3项、东胜区级奖3项。其中,《善缘》是自治区首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微电影,该片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搜狐、酷6等国内各大网站和微信朋友圈转载播出320余万次,获得第二届深圳微电影节最佳进步微电影奖,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入围奖,中国梦·影响力第二届中国微电影大赛入围奖。

亮点七:加强文化市场长效监管体系建设

通过实行文化执法人员分片负责制、健全举报受理机制、多部门联合执法、文化执法宣传、举办文化市场经营业主培训班等有力措施,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规范、健康、平安的社会文化环境。制定了《东胜区星级文化经营场所评定办法》,对全区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实行星级管理。组织了以整治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小歌厅小酒吧等为主题的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16次。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226人次,依法查处文化经营场所违法违规行为32家次,取缔黑网吧1家、黑电子游戏厅4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35处,限期整改7家次,停业整改场所3家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大对出版物集中销售场所及报刊亭的检查和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内部资料性报刊和非法网络报刊。共出动检查人员380人次,警告6家,责令改正7家,取缔游商地摊4个,收缴非法和侵权盗版出版物13850余件,清除有害信息32条。

亮点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

有序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落实专项经费10万元。目前完成文物清库458件,并完成了文物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已上传300余件。年内新增文物150件,投入5万余元用于文物义务保护员工资发放,人为破坏文物遗址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6月12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9月6日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分别开展3次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通过“亲近历史”文化遗产进校园、社区、乡村活动,对剪纸、擀毡、“九曲黄河阵”灯游会、嫱湖琰池民间传说故事、佳米高拉庙会等非遗项目进行宣传展示。传统美术项目—剪纸传承人杨金祥被确定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亮点九:抓好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先后推动成立了东胜区原创音乐基地、民间艺术创作中心、微电影创作基地、老年书画家研究会、干部职工艺术团,吸纳各类文艺人才近400人,成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从文化系统抽调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员到各镇(街道)担任文化站长、副站长,切实推动了基层文化工作。举办文化站长培训班、图书管理员培训班、文物保护管理员培训班、演艺集团演职人员业务集训班等各类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业务骨干150余人次,在职干部的业务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不断加大对民间文艺团队的扶持力度,拥有各类民间业余文艺队82支、群众文化组织10个。先后投入72万元,组织民间特色文艺队展演,采取“以奖代投”形式对规模大、有实力、有影响的综合型文艺团队予以重点扶持,成功打造了23支民间特色文艺队伍。

亮点十:扎实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现有团体志愿文艺队伍21支,文化志愿者1140名,其中文化馆、图书馆、歌舞剧院、文物保护管理所223人,各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883人,社会各界自愿报名34人。设立了基层辅导志愿服务队、“共享工程”基层志愿服务队、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队、社区文化辅导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5支服务队。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文艺巡演、文化辅导、文艺培训、文化遗产进校园等一系列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农村、社区等农民工及弱势人群集聚的学校、企业、工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培养广大市民群众的文艺兴趣,引导市民群众创造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切实将文化成果送到百姓身边。


 
版权所有 东胜区文化馆 地址: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宝日陶亥东街10号 联系电话:0477-8361264
蒙ICP备18005815号-1

蒙公网安备15060202000165号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市宏易科技有限公司